imekaku's blog thinking life about

用户画像设计,行为分数计算


23 Jul 2018 - architecture

画像数据流动

client -> (log-server -> )log-distribution -> user-profile -> recommend

用户在客户端上操作,此处由客户端同学埋点,埋点上报数据进入日志服务,会在本地存储一份同步到数据分析平台,另一份进入MetaQ,分发到各处需要日志的服务,log-distribution服务用来为画像采集日志,此处单独起一个服务是为画像聚集日志数据,因为部分日志可能不从MetaQ上报,可能通过接口。如果在画像侧开一个额外接收日志的接口会增加耦合度。

用户画像服务得到日志,并计算存储画像数据。当推荐服务请求画像时,再根据画像数据,按照时间衰减得出当前的兴趣列表以及对应的分数。在根据兴趣列表拉取到内容列表,根据内容的item_ctr * 拉取到的分数进行排序。


画像数据存储

根据行为来计算分数的画像,在画像服务侧只存储了两个数据,一个标识对何种类型感兴趣的分数,以及事件发生的时间。这里采用的redis zset存储(使用两个zset,一个存储感兴趣的类型,一个存储兴趣发生的时间)。

zset 分为三个部分:key,value,score。


画像分数计算

用户发生的事件之后,推荐根据用户id拉取兴趣列表和分数时,计算规则如下

\[nowScore = \dfrac{score}{e^{k({g_{0} - t_{0}})}}\]

那么再一次发生事件,推荐再一次根据id拉取兴趣列表和分数时的计算方式应该为:

\[nowScore = \dfrac{score_{0}}{e^{k({g_{1} - t_{0}})}} + \dfrac{score_{1}}{e^{k({g_{1} - t_{1}})}}\]

并且依次类推,以及相加之后发生事件的分数和对应的时间。


画像分数使用存储数据计算

使用zset存储的分数以及事件发生的时间只有一个值(一个score 和 一个eventTime),所以就需要将每次的分数和对应的时间运算得出一个最新的结果。计算方式如下:

\[score_{1} = \dfrac{score_{0}}{e^{k({g_{0} - t_{0}})}}\] \[score_{3} = \dfrac{score_{1}}{e^{k({t_{1} - g_{0}})}} + score_{2}\] \[nowScore = \dfrac{score_{3}}{e^{k({g_{1} - t_{1}})}}\]

把公式叠加在一起就是:

\[nowScore = \dfrac{\dfrac{\dfrac{score_{0}}{e^{k({g_{0} - t_{0}})}}}{e^{k({t_{1} - g_{0}})}} + score_{1}}{e^{k({g_{1} - t_{1}})}}\]

展开之后得到和原本的计算逻辑的公式:

\[nowScore = \dfrac{score_{0}}{e^{k({g_{1} - t_{0}})}} + \dfrac{score_{1}}{e^{k({g_{1} - t_{1}})}}\]


画像合并

使用zset还有一个好处是,zset提供了zunionstore方法,可以直接合并两个用户的画像,比如需要合并匿名用户和登录用户的画像。


计算逻辑

伪码省去。